close



台北旅遊   旅遊景點  台灣古蹟  介紹

台北旅遊景點殼牌倉庫


淡水殼牌倉庫‧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二次北上,清廷被迫簽訂北京條約,開放滬
尾成為通商口岸。清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設關徵稅後,淡水港迅速成為北台
灣第一大港,洋行林立,佔全台貿易量達六成,而以茶葉、煤、樟腦為出口大宗。當
時沿著河岸分佈的五大洋行─寶順、德記、水陸、和記、怡記幾乎壟斷整個茶葉出口
,而嘉士洋行早年也是以茶葉外銷聞名。

  
殼牌公司創辦人馬可仕.薩姆爾(Marcus Samuel)兄弟,於1878年分別在倫敦
、日本橫濱成立公司,且與英商洋行建立良好合作關係,引進煤油外銷遠東地區,其
主要據點均設油槽。1897年英商
殼牌公司將石油生產、油輪、貿易倉儲整合,紀念其
父販賣貝殼起家,遂命公司名
殼牌運輸貿易公司,並買下嘉士洋行為遠東地區貿易一環
。油槽有三座,分別為2500噸、1200噸及60噸。倉庫區內鋪設鐵軌接通淡水火車線,
便利貨櫃 裝載油品,便開啟嘉士洋行新使命。

  淡水
殼牌倉庫,因為各種汽油、煤油所形成濃厚的油臭味,使淡水區人民以「臭油
棧」倉庫來稱呼它。1944年4月,日本政府因
殼牌集團,屬於敵對同盟國英國及荷蘭所
有,下令以敵產名義,強制徵收。同年10月12日美軍飛機空襲北台灣,2500噸的石油
槽與1200噸的煤油槽中彈起火,整整燒了三晝夜才被撲滅。此後
殼牌倉庫逐漸沒落,只
做為備用倉儲用。戰後,
殼牌倉庫被列為日本政府名下財產,由台灣長官公署接收,成
為國有財產。
殼牌倉庫則改由母公司亞細亞火油公司積極討回舊有資產,彼此纏訟數十年。

  由於在
淡水文史工作人員努力搶救下,鼻仔頭歷史古蹟得免於為興建快速道路的犧
牲品。
殼牌公司了解當地維護古蹟之意願,遂爽然答應將公司提報為古蹟。2000年6月,
台北縣政府正式公告為縣定古蹟,又因
殼牌公司本身認為對文史不具專業,遂將此百年古
蹟捐給在地文化社團即淡水文化基金會,同年12月31日正式移交。

  一百多年來,淡水
殼牌倉庫數度轉讓,歷經了不同國家的經營使用,也見證了淡水
從開港以來的繁盛興衰。也許,在旅人們到
淡水旅遊造訪殼牌倉庫時,可以遙想當年大
船入港的磅礡氣勢,拼湊出淡水港當年風光的景象。



台北旅遊導覽頁   詳覽台北旅遊景點網頁  台北飯店導覽頁

詳覽其他台灣旅遊景點 : 台北住宿導覽   台北民宿  北投旅遊  淡水旅遊  烏來旅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灣旅行家詹姆士 的頭像
    台灣旅行家詹姆士

    詹姆士台灣旅遊資訊分享

    台灣旅行家詹姆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