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北旅遊 旅遊景點 介紹
台北旅遊景點 : 新店文史館
碧潭蛇籠
「蛇籠」,一個古老的名詞。這個名詞曾在碧潭、甚至是整個新店地區的發展
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所謂的「蛇籠」分為「直立型」(「直立型」蛇籠又稱「豎
籠」,成上下揭開口的圓柱型,直徑約50公分上下,約半個人高,內至石塊堆放於
迎水面)與「橫置型」(「橫置型」蛇籠高約200~250公分,成圓錐型平置堆放於
豎籠後方),早期源起於碧潭的「瑠公圳」成為大台北地區主要灌溉水源,在碧潭
吊橋尚未搭建的當時,曾以竹木編製成類似籠子的裝置,內填砂石堆置於現今碧潭
吊橋與北二高間攔水索處,以作攔水與過濾之用。
以農立國
2006年的台灣已跟隨時代潮流走進科技時代,精緻工業與商業貿易成為台灣經
濟命脈,而過去奠定台灣經濟基礎的農業則隨著加入WTO,逐漸轉型為高效益的
經濟作物農業;雖然農業型態轉變,但務實而珍惜資源的態度仍保留下來;走進新
店文史館,遊客將發現被保留下來的不只是精神,還包括鑄寫著前人足跡的物具。
「龍骨車」有效協助農民灌溉稻田,曾是改善農民農務效率的智慧工具,兩人
在龍骨車上一腳腳地踏著,一邊談天說地,在早期農村更是常見的景象。而與「龍
骨車」一同安置陳列在新店文史館中的「蓑衣」則是早期的雨具,每戶農家總在壁
上掛上大小蓑衣;與現代雨衣不同的是,「簑衣」雖然不若現代雨衣精美密實,但
可以修補的「簑衣」仍是農家重要的資產。
閩南懷舊‧新店文史館
雖然近年來懷舊風盛行,而許多年輕民眾也樂在其中,但對許多現年25歲以下
的年輕民眾而言,「懷舊」仍是一件十分不可思議的事!他們所無法理解的是外表
看似粗製濫造的物件有何價值?陳舊而用途已不合時宜的器物為何被細心保存?或
許他們活在日新月異的網路世代,在諸事求新的價值觀中,跟不上時代就該被淘汰
!又或許在他們的心中,「價值」二字是用標籤上「0」的多寡來衡量的;而一個
人的價值也是用身上的「0」所堆砌而成!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生活」著,卻沒有
「回憶」!
「舊」代表著生活的痕跡,代表著「回憶」的堆砌,代表著對他人奉獻的「感
恩」,同時也代表著時代進步的「承先啟後」,以及對一種精神的「認同」。在新
店地區多屬昔日閩南漳泉地區移民的後裔,緬懷原鄉的情懷也隨著傳統的日常生活
傳承下來,並呈現在建築風格、信仰習俗與飲食習性等方面上,雖然經過多年來生
活型態的變化而使的昔日閩南習俗與傳統日漸消逝在回憶中,但許多記述著過去痕
跡的文物仍被保存且愛惜著。「新店文史館」位於新店捷運站斜對面加油站旁的「
馬公公園」,是隸屬於新店市立圖書館的分館單位,雖然僅有一樓展場,但實體的
陳設較平面書籍來的更具印象與實在感,也是鄰近許多教學單位從事鄉土教育的首
選地點。
回台北旅遊導覽頁
OR 詳覽台北旅遊景點網頁 到台北飯店導覽頁
詳覽其他台灣旅遊景點 : 台北住宿導覽 台北民宿 北投旅遊 淡水旅遊 烏來旅遊
全站熱搜